食用油等级与营养无关

 

食用油为何分级

据粮油专家、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樊铁介绍,最初国家制定的食用油标准只分为一级油和二级油两个等级,自上个世纪70年代精炼技术发展起来后,就产生了“高烹油”这个等级。高烹油指的是比一级油精炼程度更高的油,后来有的商家为了证明自己的油比高烹油更高级,又有了“色拉油”这个概念。实际上,严格说来色拉油不是一个等级概念,它是从国外音译过来,指的是国外用来拌沙拉和凉菜的油,色拉油要求油的熔点比较低,在低温下也不会凝结。于是厂家把高烹油进行测试,选择那些熔点比较低的种类,比如大豆油等,就做成了色拉油。因此色拉油和高烹油本质上没有区别,只是熔点不一样。樊铁说,2004年10月1日实施的几类食用油国家标准把食用油分为4个等级,这是根据精炼程度来划分的。三级油和四级油经过简单的脱酸、脱胶就可以了。二级以上的油必需脱色,因为毛油都是有颜色的,等级越高颜色越浅。另外,食用油在加工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味道,所以还要进行脱嗅,同时提高油的烟点。

通俗来讲,食用油精炼得越彻底,等级也就越高。正因为如此,一些商家纷纷炒作“脱”的概念:你有“三脱”、“四脱”,我就推出“五脱”、“六脱”甚至“九脱”。樊铁认为,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。

等级高并非营养高

“是不是等级越高营养就高,吃一级油、二级油应该就比吃三级油、四级油要健康吧?”消费者王女士这样认为。而据了解,持这种观点的消费者不在少数。“恰好相反,如果从营养的角度考虑吃四级油是最好的。”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提出了不同意见。她认为,油的等级越高,其精炼程度越高。不同等级的食用油各项成分和质量的限定值不同,在用途上也有所区别。

据了解,一级油和二级油的精炼程度较高,经过了脱胶、脱酸、脱色、脱臭等工艺,具有无味、色浅、烟点高、炒菜油烟少、低温下不易凝固等特点。精炼后,一、二级油有害成分的含量较低,如菜油中的芥子甙等成分被去除,但同时也流失了很多营养成分,如大豆油中的胡萝卜素,在脱色的过程中就会部分流失

三级油和四级油的精炼程度较低,只经过了简单脱胶、脱酸等程序。其色泽较深,烟点较低,在烹调过程中油烟大,大豆油中甚至还有较大的豆腥味。但由于其精炼程度低,三、四级食用油中杂质的含量较高,但同时也保留了部分胡萝卜素、叶绿素、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。因此,无论是一级油还是四级油,只要其符合国家卫生标准,就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任何危害,消费者可以放心选用。“一、二级油的纯度较高,杂质含量少,可用于较高温度的烹调,如炒菜等,但不适合长时间煎炸;三、四级油不适合用来高温加热,但可用于做汤和炖菜,或用来调馅等。”朱毅认为,北方人比较喜欢食用花生油,就是因为压榨花生油没有经过脱嗅,保持了花生特有的香味,就可以选择四级花生油。如果不喜欢大豆的豆腥味,就可以选择经过脱色、脱嗅的一级大豆油。“选择哪种食用油,消费者可根据自己的烹调需要进行选择。”

常轮换巧搭配适量用

在种类繁多的产品面前,仍有很多消费者困惑:选购和食用时需要注意什么?

北京古船油脂公司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赵敏生表示,常轮换巧搭配是科学食用的关键。“不同种类的食用油,以及不同的等级,都有其独特的营养,所以选择时要经常搭配食用不同品种的食用油,就像我们日常饮食中的蔬菜、水果要搭配食用一样。”赵敏生强调,各种食用油的具体营养成分及所占比例是不同的,经常搭配轮换食用,可以更均衡地吸收油脂各种营养成分。如果以大豆油、玉米油、葵花籽油等为主要烹调油的家庭,不妨注意适量添加橄榄油或山茶油,从而增加油酸的摄入量。

他说,很多家庭都习惯长期购买和食用一种食用油,其实这是对健康不利的,任何单一的食用油都不能提供均衡的膳食脂肪酸。食用油的种类一定要多样化,不要长期单一食用一种油脂,也不要长期只食用一个等级的产品,以免造成脂肪酸失衡。“要几种食用油或不同等级的产品交替使用,这样可以保证营养均衡。”

中华护理协会副秘书长、海军总医院护理部主任黄叶莉则从维护健康角度提示消费者,尽量少摄入动物油,提倡适量食用植物油,建议成年人每天食用油不超过25克,每月每人不要超过750克。“清淡为宜。”黄叶莉强调,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宜尽量少摄入油脂。

 

浏览量:0
收藏
维护升级    食用油百科    食用油等级与营养无关